你知道嗎,微小腫瘤幾乎存在所有人體內,
只是有的安分終生不為人知,有的爆發成癌奪人性命。
而影響它是否爆發,爆發後會否迅速致命的,
除了基因、環境之外,更有你的一舉一動、一飲一啄。
哪些行為會催化癌症?哪些做法能抑制腫瘤?
癌症爆發之後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本書作者以醫生和患者雙視角給出了答案。
這是癌症親歷者開出的後悔藥,也是醫者戰鬥18載的豐碩成果。
作者說,在與癌症的戰鬥中,直到最後生命都掌控在他自己手中。
他認為,所有人都可以做到!
📷
[法]大衛·塞爾旺-施萊伯
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臨床教授,該校整合醫療中心的聯合創始人,擁有醫學博士及認知神經科學博士學位,曾獲2002年賓夕法尼亞州精神病學協會總統獎。
罹患腦腫瘤後,他綜合前沿科研成果和18年抗癌經驗,寫成了這本防癌抗癌指南,在全世界掀起健康熱潮。
PART1:一個故事
一、你大腦裡有個東西
二、死亡也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三、講出來,在危險中尋找機遇
四、逃生統計學
PART2:癌症與抗癌
五、癌症的弱點
六、一次復發的教訓和思考
七、抗癌環境
八、抗癌食物
九、抗癌之心
十、驅除恐懼,開始變
PART1:一個故事
一、你大腦裡有個東西
作者大衛·塞爾旺-施萊伯曾經看起來和癌症完全扯不上關係。
剛剛獲得博士學位,30歲出頭的他,因為關於腦前額葉皮層功能的研究而轟動一時,成為美國精神病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政府甚至出資為還是在校學生的他和搭檔建立了專門帶有最先進儀器的實驗室。
可是,一次玩鬧式的實驗後,他和腦瘤突然就密不可分了。
📷
他和搭檔設計了一套腦力測驗題,招募實驗人員參與測試,藉此進行大腦相關區域活動的研究。那一天,參加測試的學生沒有準點來,他自告奮勇躺進掃描儀測試。他熟悉實驗流程,大腦掃描完成後,機器上會傳來測試題。
可是他等了很久,都沒有題目出現,搭檔用對講機說,遇到了點問題,需要重新掃描。第二次掃描結束,測試還是沒有正常進行。後來,搭檔匆匆跑過來,把他從機器里拉出來,神色異樣地說:“實驗不能進行下去了,你大腦裡有東西”。
二、死亡也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腦部圖像上那個核桃大小的球狀腫瘤,像原子彈一樣讓大衛一腳踩空,瞬間從光明無限的科研掉落到了無底的深淵。
開始,他懷疑這個結果,就像托爾斯泰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描述的那樣。 “他學過三段論:蓋尤斯是人,凡人都要死,因此蓋尤斯也要死。可他始終認為這個例子只適用於蓋尤斯,絕對不適用於他。
蓋尤斯的確是要死的,要他死是正常的,但我是小伊凡,是伊凡·伊里奇,我有我的思想感情,跟他截然不同……”人們承認死亡,但那是降臨在別人身上時,只要試著想像自己死亡的情景,心智就會表示拒絕,不然那就太可怕了。
此前,雖然身為腦科學醫生,但他對需要與病人接觸的診療工作不感興趣,平時在過道上,他會刻意躲避病人的眼神。像他這樣的學界新星,想做的是研究大腦,撰寫論文,在學術研討會上演講,從而為科學進步做出貢獻。
現在,他被剝奪了職業屬性,成為同事的病人。醫生對病人細緻的詢問,取代了同事間的科學探討。而同事也難以把他同時視作病人和同事,在聚會上相遇時會臉色蒼白躲閃他的眼光,彷彿他不該來參加這個活人的聚會。一切都天旋地轉。
三、講出來,在危險中尋找機遇
和嚴重的疾病鬥爭是一次可怕而孤獨的旅行。當大衛無奈踏上這段旅程時,突然被環境所迫,發現了存在感的力量。他曾經不屑地問看佛經的女朋友,為什麼把時間浪費在那樣的東西上。可是,現在,他發現,溫柔、持久、可靠地陪在他的身邊,是親人好友給予的最美好的禮物。
當他艱難地突破障礙,把患病的消息告訴自己所愛的人、他的弟弟、他遠在異國的父親,他們沒有用籠統的話安慰他,而是恰當地表達了悲痛之情。這讓他安心了很多,也從家人的愛意中獲得了力量。而且,生病賦予了他另一種身份,讓他可以卸掉重負,活在當下,感受此前從未發現的生命的深度、廣度和魅力。他第一次明白,漢語中“危機”為什麼既有“危險”又有“機遇”的含義。
他積極地看醫生,查看各種醫學文獻,權衡各種治療手段的利弊,最終決定動手術。他找了位最讓他放心的外科醫生,而不是因為技巧高超而受人推崇的醫生。在一位先賢的指引下,他發現並相信了逃生統計學中的一直被忽略的秘密,並因此信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