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論語》,中國人讀了幾千年。雖篇幅不大,語言亦不算艱澀,但是讀起來並不容易。儘管自古以來,解釋之作很多,但往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難於抉擇。
梁漱溟先生將《論語》的精髓歸納為十四個態度,給了我們學習《論語》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如果我們以這十四個態度為導向去重讀《論語》,將其歸類,那我們必將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與收穫。
梁漱溟先生提出的十四個態度,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孔子的偉大,在於他為我們思考了幾乎所有人生苦惱和問題,給了我們盡量恰當的答案。而孔子對生活的態度,時至今日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給人溫暖的力量,指導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所以真心推薦給大家,希望更多的人能因此獲益!
📷
梁漱溟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並取得可以藉鑑的經驗。一生著述頗豐,存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中國人》、《讀書與做人》與《人心與人生》等。
以下內容為《梁漱溟先生講孔孟》一書下部精華解讀的部分內容,成為樊登讀書APP的VIP即可獲得全部解讀內容。
以下內容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一、孔子的態度
二、孟子
一、孔子的態度
七謂“毋意必固我”
孔子毋意必固我的態度,其實也可以叫做“四毋”,孔子的學生說孔子有四件事是從來不做的,這四件事分別是
毋意、毋必、毋固和毋我。
📷
毋意,就是別瞎猜。
我們在生活中的很多煩惱其實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因為我們喜歡去推理、臆測,比如:他今天看我的眼神不對,是討厭我嗎?桌上的零錢不見了,是不是女兒拿去買漫畫了?大家想想,你是不是也曾被別人推理過呢?出現這種情況你會覺得委屈、難過嗎?
孔子被困於陳蔡時,他的學生輪流做飯。輪到顏回做飯時,有學生告訴孔子說顏回偷吃,孔子不相信,於是就問子路,子路說顏回確實偷吃了,孔子就有點兒相信了。後來孔子把顏回叫過來,詢問顏回,顏回說是這麼回事,我煮飯時不小心把米粒掉在地上,髒了,我就把這些米撿起來吃了,所以今天的飯我就不吃了。
因為大家的臆測,品行優秀的顏回竟被誤認為是偷吃的人。在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臆測,在對我們自身造成困擾的同時,也困擾了他人。所以在事情沒有定論之前,不要調動自己的情緒,調動情緒就意味著你離開了“看當下”的狀態。
📷
毋必,就是沒有什麼事情是必須按固定的模式來做。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他認為“言必信行必果”是一個非常低的修為,能做到這一點,也只能說這個人還算是不錯的小人。因為事情總是變化的,如果堅持用一個固定的套路去面對任何問題,效果可想而知。
毋必就是要通權達變,根據事情此時此刻的狀態,來調整我們在當下的狀態和做法。
📷
毋固,就是不要固執己見。
如果一個人固執己見,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知道,不去學習,那麼他就很難進步。孔子就是一個經常調整學習,不斷進步的人。
孔子有位學生澹台滅明(字子羽),長得很醜,孔子就看不上他。澹台滅明往南游學到吳地(即楚國)。跟從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學管理制度,影響甚大,是當時儒家在南方的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學派。其才乾和品德傳遍了各諸侯國。孔子聽到這些消息感慨地說:“我以貌取人,看錯了子羽”。你看,高明如孔子,一樣也有看錯人的時候,但關鍵是孔子並不固執己見,他會反省,甚至當面認錯。
一個人如果固執己見,他會失去了幸福的能力。因為他不想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也不想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需要學習和改進的,他缺乏好奇心。所以他的苦難就會變得越來越多,因為他只能用固有的資源去應對不斷增加的苦難。所以,經常調整學習,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保持“毋固”的狀態,跟我們每個人的幸福都有莫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