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為《蘇東坡傳》一書精華解讀的部分內容,成為樊登讀書APP的VIP即可獲得全部解讀內容。
以下內容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一、“斜槓男神”蘇軾
二、少年至青年
三、從反對王安石變法到“烏台詩案”
四、人生三次主要貶謫:黃州→惠州→儋州
附錄:蘇軾年譜
一、“斜槓男神”蘇軾
近些年有一個身份標籤的叫法很火——“
斜杠青年”它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這讓很多人在自我介紹時有了新的方式,比如:張三,廚師/作家/說唱歌手。
其實“斜杠青年”在中國自古就有,今天我們說起的這位不僅是斜杠青年,甚至可以說是“斜杠男神”。在宋代的詩歌領域,他與黃庭堅並稱為“蘇黃”;在豪放詞界,他與南宋的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在散文方面,他與歐陽修並稱為“歐蘇”,時人有“歐文如潮,蘇文如海”的美譽;在書法領域,蘇軾是“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之首;在繪畫上,他因擅畫怪石墨竹,成了“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在哲學上,他是當時宋代三大哲學派系(關學、洛學、蜀學)中蜀學的代表人物。在他65年的人生中,一共創作了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4800多篇散文,書法繪畫不計其數。
除了是文學藝術領域的全才外,他還是士林領袖,一代賢師,門下有“蘇門四學士”這樣的高徒;他還是一個不畏強權,直言敢諫的政治家,一個美食家、養生專家、佛教徒……是的,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全民偶像、“斜杠男神”——蘇軾。
為什麼要寫下這本《蘇東坡傳》呢?作為蘇東坡的“頭號粉絲”,林語堂先生在本書的序中寫道:沒有別的原因,只是以此為樂而已
先生當年全家赴美時,帶了大量蘇東坡的史料、以及東坡本人所著的珍本古籍。他說,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人間不可無一卻難能有二,能寫一本與他有關的書,難道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第二點,先生讀過他的札記、他的七百首詩詞,還有八百通私人書簡,所以他認為自己完全了解蘇東坡。而了解他,是因為喜愛他。
歸根到底,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喜愛的人
為什麼蘇軾本人及其作品能夠跨越千年,至今被國人乃至世界所喜愛?教科書上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寫出來的?從青年、壯年到老年,蘇東坡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今人能從“東坡式”的lifestyle裡得到怎樣的啟示?就讓我們跟著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一起了解這位北宋第一男神吧。
📷
二、少年至青年
1.老蘇、大蘇、小蘇
要了解一個人的成長,就得了解其家庭;要想了解一個人的家庭,就得了解其家人。留名史冊的唐宋八大家,有一個家庭佔據了三個席位,那就是“三蘇”。習慣上,我們把父親蘇洵稱為“老蘇”,哥哥蘇軾稱為“大蘇”,弟弟蘇轍稱為“小蘇”。
蘇洵的父親,沉默寡言,雖有政治抱負,奈何一輩子沒什麼官運,最後鬱鬱而終。他在童年時放浪形骸,不服管教,痛恨那個時代刻板的教育方式。但他到二十七歲時,有了長子,而且本家哥哥們都已經科考成功,開始為官做吏造福地方,他這才開始焦慮,正兒八經地發奮讀書了。蘇洵雖然起跑晚,但一樣能文聲大噪,不被後來自己的兩個兒子完全蓋住,也是很厲害的。
而至於弟弟蘇轍,則是和蘇軾從小長大的、關係最親密的血親及朋友。這一點在此後蘇軾大量的書信及作品中都得到了證實。不管此後的一生當中如何順逆榮枯,兄弟二人的手足之情總是蘇軾創作的靈感源泉。蘇軾在25歲那年(1061)去陝西鳳翔做官,蘇轍為了陪伴父親,選擇留在京城,因此只能送兄至鄭州便需折回。這是兄弟倆人生中第一次分開,他有些感慨,寫了一首詩,贈與兄長,其中有一句:“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而蘇軾後來回了一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包括我們熟悉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則是蘇軾在就任密州期間,由於七年沒有見過弟弟而在中秋節寫下的懷念之作。
蘇軾曾經對自己的弟弟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被稱為“百姓之友”的蘇軾,和尚道士,販夫走卒,歌妓名伶,沒有他不能聊的人,他的性情就是這樣豪放曠達。蘇轍和自己的哥哥完全不同,他生來恬淡冷靜,穩健務實。所以他經常“鄙視”哥哥,勸他不要瞎交朋友。但二人的確政見相同,亦師亦友。蘇軾曾經稱讚過弟弟,說宋代文壇能和自己一決高下的也只有子由了。蘇軾去世後,蘇轍也給兄長寫下了這樣的墓誌銘:“我初從公,賴以有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
📷
2.眉山鎮青年
蘇軾的家鄉眉山並非一個現代化大都市,但無數到過此地的文人墨客都稱讚它是一個宜居之城。這裡是去成都的必經之路。乘一小舟,自岷江逆流而上,眼見街道整潔,五六月間荷花便開放,實為一個平安喜樂的小城。
四川人民自古吃苦耐勞,機警善辯,而且他們保留了自己根深蒂固的文化及發明。眉州人更是有“難治”之稱,這裡的人長於辯論,喜寫雄辯之文,好讓自己的思想在世間激盪。
我們不難看出,這種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是培養才子的最佳土壤,更別說天資就很聰穎的蘇軾。蘇軾八九歲的時候,父親上京趕考,母親程氏就在家裡管教孩子。程氏也是世家大族之女,教兒子讀《後漢書》的《范滂傳》,提到後漢時朝政不修,宦官把持朝政,民不聊生。范滂等有志青年不畏強權,直言上書給天子,彈劾宦官。後來禍患終於來了,奸臣大舉逮捕這些有誌之士。范滂在被抓走前,含淚對母親道歉,說自己不孝,而母親則哭著對他說,我為國家養了這樣的兒子,死亦何恨?
年幼的蘇軾聽到這裡立刻問母親:“我長大後也想做范滂這樣的人,您願意嗎?”母親立刻答:“你若能做范滂,難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後來蘇軾果然成為了直言敢諫之臣,年幼時期的家庭教育真的舉足輕重。
據史料記載,蘇軾十歲時就能寫出奇絕的詩,甚至讓老師自慚形穢。而十一歲時,他開始正式接受“科舉教育”,這需要背誦大量文史典籍。雖然過程很艱苦,但存進大腦的知識日後的確顯示出效用:蘇軾在寫詩作文或與人交談時可以毫不費力地援引史例。
總之在環境與教育的種種正向作用下,我們的一代文豪長成了。
3. 小軒窗,正梳妝
蘇軾到了弱冠之年,開始準備進京趕考,我們比較關注的婚姻問題也可以提一下了。當時在京城,家裡有女兒的大戶人家,都是等著科舉考試之後發榜了,便趕緊給及第的未婚尖子們提親。但蘇家的老父母認為,娶個本地的、知根知底的姑娘要好得多。於是蘇軾在十八歲那年娶了結髮之妻——王弗。
在父母看來,年輕人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雲裡霧裡”的戀愛上,反正最後的結果都是成家,不如早娶了,好把心思用在正業上。所以沒什麼愛情基礎的“蘇王夫婦”不免讓我們聯想到包辦婚姻的種種陰影。但事實上,二人的婚姻是很和諧美滿的。
蘇軾形容自己的髮妻,用的詞是“敏而靜”,即聰明但不聒噪。王弗剛嫁給蘇軾時,從沒說自己讀過書。婚後,蘇軾每當讀書時她都陪伴在側,蘇軾偶有遺忘,她就會從旁提醒。蘇軾很驚訝,問她其它書,她都低調地說:略懂。更難得的是,王弗還能起到魏徵般“以人為鏡”的勸諫作用。
蘇軾為人,經常是大事聰明,小事糊塗,而且經常把人人當好人。於是每逢蘇軾會客談話的時候,王弗就會躲在客廳的屏風後面屏息靜聽。有一次客人走後,她提醒丈夫:“你不要在這個人身上多費口舌,他總是在迎合你,順著你的話說。”
蘇夫人有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智慧,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蘇軾太過熱情豪放的缺陷。她15歲嫁給蘇軾,26歲時病逝,留下一個未成年的兒子。蘇軾為此大為悲痛,在《亡妻王氏墓誌銘》裡寫道:“君得從先夫人於九泉,餘不能。嗚呼哀哉!余永無所依怙。”在妻子死後的十週年,蘇軾又寫下了那首堪稱千古絕唱的悼亡詞,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