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們日常生活的死亡率是多少?
飛機、汽車、火車哪個更安全?
吃香蕉有輻射?
醫療篩檢反而增加患癌率?
這是一本不得不看的危機迷你百科全書。它一半故事,一半數字,一面是主觀認知,另一面是理性數據。
通過成長、生活、工作等多個維度,作者展示了人們對風險的認知以及風險的客觀指數。
面對風險,很多時候,我們的反應和態度只在一念之間。在赤裸的數據背後,本書告訴你,對風險不必過分焦慮,也不要心存僥倖。它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對風險的態度,並引導我們如何正確對待風險。
邁克爾·布拉斯蘭德
作家、記者,在英國廣播公司供職近20年,在第4台主持“或多或少”和“我們為什麼這麼做”等節目。他與安德魯·迪爾諾特合著暢銷書《數字唬人》,另著有《唯一的男孩:一個父親探索自閉症的奧秘》等。
戴維·施皮格哈爾特
統計學家、風險問題專家、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院士,公眾風險認知學教授,現任英國皇家統計學會主席。曾主持BBC系列記錄片《反面你贏:機會的科學》。 2014年,因其在統計學上的貢獻,被英國女王授予大英帝國勳章。著有《數字說性》等。
以下內容為《一念之差》一書精華解讀的部分內容,成為樊登讀書會APP的VIP會員即可獲得全部解讀內容。
以下內容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引言:風險的兩面性
一、日常風險
二、成長風險
三、生活風險
四、有關工作的風險
五、醫藥風險
六、人生之末
引言:風險的兩面性
風險不只與那些致命、令人不開心的事件有關,還會關係到人平安的機會有多大。比如,30%的發生概率,同時暗指了70%的不發生概率。這提醒我們,風險常常是將其中一個數字擺在另一個數字前面,但你卻很難用對等的文字以相反的方式思考。
例如《每日快報》曾報導,每天吃煎製食品會增加20%的致癌率。那麼,如果每400人中有5人會患癌症,把增加的20%風險放在他們身上,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從5例上升到6例,新增1例。這意味著400人中有395人一般不會患癌,但往後每天多吃一份煎製食物,那就會多1例患者,其他394人是安然無恙的。
通常我們談論風險時,悲觀地將杯子裡剩下的空間視為危險,就會認為一半步入死亡,而不是有一半的生存機會,焦慮就由此愈演愈烈。從本書開始,讓我們正確認識風險,以健康、科學的態度面對它。
一、日常風險
1.什麼是微死亡
普通人,在普通的一天,會發生某個危險的概率,1微死亡代表了一百萬分之一的死亡概率。
2.人的日常平均微死亡
英格蘭和威爾士人口約為5000萬,每天死於意外或暴力行為等“外部”因素的人數,約為一天50人。這就代表每100萬人中,會有1個這樣死亡,所以得出每個人每天的風險約是1微死亡,即1微死亡是正常生活的基準點,每個人平常就在這個基準下生活。
在日常生活的1微死亡基準下,如果進行特別的行動,那麼微死亡數便會隨之升高。
二、成長風險
1.初生
嬰兒死亡率
人在幼兒時期會面臨較高的死亡風險,尤其在一歲之前是高危時期。一歲前的危險性約等於騎行4.8萬公里摩托車。但如果成功撐過一歲,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的年度風險線會從第一年的4300微死亡,降至一年100微死亡,直到七歲都會維持這個水平。
嬰兒死亡的幾個危險時刻
第一,最大的危險為患有先天性疾病或早產。越瘦小的嬰兒死亡率越大。
第二,202個嬰兒中,平均一星期有4個會在一歲生日後,因某些原因死亡。
第三,處於“尚未查明原因”的嬰兒猝死症(192微死亡)。但自推翻了讓嬰兒趴著睡覺等前人經驗後,死亡數字下降了70%。此外,這些神秘死亡,男嬰病發率比女嬰大約高50%。
聯合國兒童死亡率估算跨部門小組,整合所有數據評估,全世界每個嬰兒第一年的平均死亡風險是40‰左右。
2.暴力
兒童遭受暴力的死亡率
15歲以下的兒童被殺害的風險,一年為2~5微死亡,與成人在幾天之中,因非自然因素而受到嚴重致命傷害的概率相同。一歲以下的嬰兒,一年約26微死亡,大約是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死亡風險基準線的十五分之一。
在人的一生中,兒童時期是最安全的時期,但危險還是會發生。以大約1000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來看,平均一年約有46名被殺害,即約每個星期會有1名兒童被殺害。
兒童遭受暴力的常見情況
兒童死於動物的攻擊,大部分行凶者是狗而非猛禽。
馬路上發生的暴力案件。
案 例:2007年,11歲的萊恩·瓊斯,無意間闖入黑幫談判現場而死亡。
實際上孩子可能遭遇的最大危險,最有可能發生在父母施行的暴力上。
案 例:一個17個月大的男孩,在8個月的時間裡被割了50刀,被折磨致死。而施暴者是他的母親、母親的男友和他的哥哥。
假如你能夠排除謀殺自己小孩的可能性,你就將15歲以下兒童受害的一般風險降低了四分之三。
儘管兒童受到暴力傷害的概率非常低,但是父母反而會提高警惕,對他們的安全更加焦慮。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那即是無論發生災難的概率,與自身的焦慮之間有多大關係,或許我們其實患有非理性妄想症,或者大家都沒有領會,那些數據所表達的關鍵意義,也可能二者皆是。
3.意外
兒童意外死亡率
2010年,英格蘭和威爾士950萬名14歲以下的兒童中,有246名死於非自然因素,其中172名死於意外。因此,每名兒童平均每年意外喪生的微死亡值為18。
數據顯示,兒童溺水身亡和在路上被撞死的數字相同,意外窒息而死比溺水以及在路上被撞死的數字要高。對於兩歲以下孩子,窗簾繩如今已被視為高度危險物品。如2010年,宜家家居因為這個隱患回收了300多萬組窗簾繩。
📷
避免兒童發生意外的部分措施
提高父母對迴避兒童風險的關注度
案 例:1971年,約80%的7~8歲兒童沒有成人的陪伴獨自上學,到2006年降到20%,其中超過半數的小學生由車送到學校。 1971年,7歲左右兒童的父母會允許他們自己去找朋友玩,或到商店購物,到1990年,10歲以上的兒童才可能被允許享有這種自由。
避免過度保護孩子
適當的風險對孩子有益,教他們在遇到危機時的應對方法,如溺水或發生交通意外該怎麼辦。而過度保護孩子,讓他們暴露在缺乏危機教育和沒有事先為成年生活做準備的風險中,將導致他們長大後無法靈活面對外界事物。
4.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的兩面性
一方面,如果沒有預防接種,兒童就無法保護自己免於一般疾病的侵襲,遭受死亡或是各種痛苦。同時它也被用於降低長期的傷害,如乳頭狀瘤病毒疫苗已經開始供應給12歲的女孩,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另一方面,不可否認,預防接種會產生不良反應。英國藥監機構從至少400萬劑“Cervarix”HPV預防疫苗收集相關信息,其中4445份報告列出了9673種反應。它們大部分屬於輕度影響,如疼痛或起疹,2000多件案例被認為是注射過程造成的“心理影響”,而非疫苗本身造成的,如暈眩、視線模糊和盜汗。
樊登讀書 小草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