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九曲,夭矯如龍;長江婀娜,多姿多彩。兩條母親河,一南一北,灌溉了中國大部分的疆域。中國文化也似江河一般,綿延千百年,未曾中斷過歷史傳承。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君不見滾滾長江東逝水。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將往哪裡去?不作了解、不去深究,無法輕易地得到問題的答案,除非……
本書不拘泥於傳統歷史觀,以世界為舞台,為你講透中國文化的來龍去脈!
許倬雲
1930年生於江蘇無錫,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學貫中西的史學耆宿,精通中國上古史、文化史、社會史,熟悉西方歷史及其理論與思想,擅長利用不同學科的視角和方法來研究歷史,尤其是考察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不囿於書齋,時時心懷天下,關心中國文化的發展與走向。
以下內容為《萬古江河》一書精華解讀的部分內容,成為樊登讀書APP的VIP即可獲得全部解讀內容。
以下內容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一、古代以前
二、文化的黎明
三、中國的中國
四、東亞的中國
五、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國
六、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明
七、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清
八、百年蹣跚
隨著歷史的進展,中國文化的內容及其占有的空間都在不斷變化著。
每一階段,“中國”都要面對別的人群及其締造的文化,經過不斷接觸與變幻。在這些互動的過程中,中國文化不斷壯大,並佔有了更大的地理空間。
因此,本書沿襲梁任公(梁啟超)觀點,將中國文化圈當作不斷擴張的過程,由中原的中國,擴大為中國的中國,東亞的中國,亞洲的中國,以至世界的中國,並以此為各章的標題。
一、中國地理與考古
中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南部,北邊是沙漠和草原,西邊是高山與高原,東邊和南邊面對大海。這樣獨特的地貌特徵,使得中國的世界是望向東南的。然而,中國文化史上的地理,並不只是朝一個方向看,而是四面八方各個地區都自成格局的。
1.中國地理的7種地貌特徵
●以沙漠、草原為主的蒙古地區。草原上的牧人逐水草而居。
●以森林、山地為主的東北地區。那裡的居民靠漁獵為生。
●以黃土高原、黃土平原為主的黃河中下游。屬農業地帶,土地需反復耕種為熟地,因此,這裡的居民安土重遷的觀念比較強。
●湖泊、河流眾多的長江中下游,亦屬農業地帶,土地肥沃、糧食充沛,居民心態較為活潑。
●自北到南的沿海地區和島嶼。東南沿海地區,自中古以來,城鎮密布,人口眾多,生活富足,是中國的海道出入口。
●有高山、盆地和縱行谷地的西南地區。由於地形不同,這裡的居民之間有著迥異的生活形態。
●遍布高山和高原的西北地區。自從漢代開通西域的絲道,中國經由這個西北的出入口,與中亞、中東及歐洲接觸,兩千年來從未停止。
2.新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
中國人從哪裡來?中國考古學家一般認為,中國地區的古代人類,從體質特徵言,有其相當一貫的傳承譜系,是由當地早期智人演化而來。然而,近年來新興的“源於非洲說”並不贊同這個觀點,他們主張現代人唯一的起源地在非洲。至今,考古學的資料還不足以有力地證實或推翻以上兩種理論,因此這個問題存疑。
現在常說的“新石器”與“舊石器”時代,以人類生產食物以維持生計的方式為分界線。從舊石器時代採集食物,到新石器時代生產食物,人類不用再四處尋覓可以食用的動物與植物。自從人類發展了農業與牧業,生活有了保障之後,人群相當程度定居於一地,也有了余力啟發心智活動。
3.傳說與族群分合
定居且有餘力啟發心智活動,致使各地人群的生活方式,逐漸具備了一定的特色,這就是文化。不同文化群之間,因競爭而有衝突,也因接觸而有交流。它們經過融合,形成涵蓋地區廣闊的文化圈。
以神話傳說提供的線索為例:
在黃帝傳說中,涿鹿與阪泉兩次重要戰役的戰場,都在今日河北的北部,處於農牧交疊的地帶。在歷史時期,農牧進退,也即在這一線上推移,是則炎、黃兩部,均在河北地區。考古學家郭大順認為,炎、黃的接觸與對抗,反映仰韶文化與紅山文化的長期競爭,勝利者黃帝一系移入農業地區,改為種植五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