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價值
有的人理財觀太保守:固守著上一輩人“省錢致富”的天真想法,經濟狀態捉襟見肘;有的人理財觀太激進:迷戀高收益、枉顧風險黑洞,未來搖搖欲墜。大多數人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搖擺,很難真正做到財富水平穩健增長。本書作者陳志武,打動大半個CEO圈的耶魯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我們普及金融的底層邏輯,打開通往巴菲特所言“睡覺的時候也賺錢”的思維之門。
閱讀收穫
學會用金融思維分析現實問題
熟練掌握觸及底層邏輯的金融知識
知道如何配置家庭資產以及規避風險
金句精選
1.如果你只是靠月工資,沒有投資、沒有財產性收入,那麼,你就很難富有!
2.風險和收益這兩個維度可以度量各類金融產品。但是,記住:不能只談收益不談風險。
3.追風炒股是常見的投資者行為,但理性科學的研究會告訴你:這樣做既勞民又傷財!
陳志武
著名華人經濟學家,香港大學馮氏講席教授與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耶魯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曾獲得過墨頓·米勒獎。專業領域為金融理論、股票、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與經濟史。 2006年,《華爾街電訊》將陳志武教授評為“中國十大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
以下內容為《陳志武金融通識課》一書精華解讀的部分內容,成為樊登讀書APP的VIP即可獲得全部解讀內容。
以下內容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一、金融其實很簡單
二、重新認識借貸
三、公司的現代化
四、投資理財的心法
五、銀行與金融危機
一、金融其實很簡單
巴菲特說:“如果到四五十歲,你還不能睡覺的時候也賺錢,你就太失敗了!”這句話說出來太扎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睡覺的時候賺錢”似乎還是遙不可及的。然而,不得不說它也切中了要害:如果只靠月工資,沒有投資、沒有財產性收入,想要富有是很困難的!那麼,具體是什麼讓大多數人勤勞但不富有?學點金融,你將對問題的答案了然於胸。
1.什麼是金融?
金融的本質是跨期價值交換,就是雙方之間進行的跨越時間的交易。有別於現貨交易(比如買菜),金融需要解決跨期交割和由此帶來的一系列信用與違約問題。
所有跨期價值互換的活動都是金融,都是金融所要解決的問題。借貸是交易雙方的跨期價值互換,股票和保險等其他金融產品也如此。
案例:借貸是最典型的跨期價值交換
張三把1萬元借給李四,李四保證一年後還本,並支付10%的利息,一共1.1萬元。就這樣,張三把今天的1萬元轉移到一年後持有,而且還有1000元的利息回報;而李四則把一年後的1.1萬元轉移到今天花,當然他要為此付出1000元的利息成本。
2.“養兒防老”的金融邏輯
跨期價值交換是人類社會的自然需要。古代也有這些需要,但沒有支持跨期交換的信任基礎設施,所以,社會發展出了自己
的文化體系,以降低跨期交換的違約概率,降低交易成本。中國人普遍存在的“養兒防老”觀念,就是一種生根於儒家文化的跨期承諾。
其中,“信任”是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儒家文化靠血緣組建信任體系,並輔以相配的“仁義禮智信”行為規範,包括孝道、禮教、婦道等,通過這些把“養兒防老”的違約概率降到最低。父母對子女有養育義務,子女對父母有孝敬義務,這就形成了整個社會的“養兒防老”跨期交易鏈條,生老病死的保障就有了。
究其根本,子女就是古代社會裡的“保險”“債務”“股票”“基金”等載體,是人格化的跨期交易載體。一個社會越是以人為金融工具、避險工具,就越依戀血緣等原始的因素。
3.從包辦婚姻到自由戀愛
中國傳統婚姻和家的定位,包括三方面功能:一是通過婚姻組成作為生產單位的“家”;二是“家”作為互相分攤風險的體系;三是婚姻和“家”作為情感交流的共同體。
在沒有金融市場的傳統社會裡,婚姻不只是年輕男女兩個人的事,更是父母和其他族親的事,每個人的跨期避險利益都在裡邊。 “談親家”就跟談生意一樣,只看雙方家庭條件和能力等硬指標。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家的經濟功能一直占主導地位,直到“五四運動”開始,愛情的分量才逐漸為人們所重視。
現如今,隨著婚姻家庭的經濟功能和規避風險的功能逐步被市場取代:一方面,城市化、公司化發展,使得人們不再需要“家”的生產單位功能;另一方面,人們可以通過金融市場,解決跨期價值交換的需要,不再只靠婚姻家庭求得未來生活的安寧。愛情在婚姻家庭中的分量越來越高了。
4.保險等金融產品的避險屬性
隨著現代金融市場的發展,人的金融屬性逐漸被具有避險屬性的金融產品所取代,保險便是其中比較卓有成效的一種。保險的支付結構包含不確定性,它用“好風險”對沖“壞風險”,預期回報雖然可能是負的,卻能帶來安心。
以車險為例:現在付保費買下保單,將來如果發生車禍,就可以得到賠付,等於用現在的錢換未來不確定的賠付。也就是說,保單給你的賠付和你可能遭遇的損失,正好是100%負相關的。所以,通過買保險,把保險所包含的“好風險”跟你承擔的“壞風險”加在一起,總體風險為零。這種“好風險”不是免費的,保費就是它的成本。
由此可見,一項金融產品的回報跟投資者自身風險的相關度越低,其避險價值越高,預期回報越低。
📷
二、重新認識借貸
1.借貸解決收入和年齡錯配
對大多數人來說,青年時收入最少、花錢最多,到年長時收入達到最高而花錢的需要又偏偏最低,這種收入和開支之間的年齡錯配,不僅降低個人一輩子的總體幸福感,而且抑制每個人的事業發展潛力。
傳統社會下金融市場不發達、金融產品不豐富,人們只好一方面盡可能存錢以備不時之需,另一方面減少消費,貶低甚至打擊借錢花的行為。
陳志武教授認為,如果花未來的錢可以改變今天的生活,借錢花就不是壞事,只要不過分就行。這句話的本質並不是鼓勵消費主義,而是想揭示一個金融學方面的道理:成熟的借貸市場可以幫助青年人解決收入和年齡的錯配矛盾。
2.借貸中的重要變量:利率
在經濟學裡,利率時常被稱為“資金的價格”。如果年利率是10%,你今天使用別人一塊錢,一年後還本金的同時還要支付一毛錢的利息成本。
一般情況下,利率取決於一塊錢給借方帶來的額外好處,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就是邊際效用。這種額外好處越多,利率就越高。然而,這樣的理論還不完善,我們還應從放貸方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借方並不是放貸方的唯一投資對象,在金融市場中,誰出的資金價格(利率)最高,誰就先得到資金,也得到最多的資金支持。結合上一段,借款所帶來的邊際效用越多,我們願意支付的利率也就越高。因此,借方的利率高低,也會受到其他投資機會收益的影響。
這解釋了為什麼利率會隨著宏觀經濟波動而變動:賺錢多、賺錢容易的時候,利率會高;如果經濟變冷,利率就會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