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我們現在離暴力很遠了吧,暴力是戰爭、打架、破口大罵……那麼是不是就這些呢?
如果是,咱們遵紀守法的普通人可謂非常幸運,如果你不主動惹事,你幾乎碰不到什麼暴力。但是且慢,再聽聽以下這些:
老公對老婆:“就你事多,你到底能不能快點啊!”
老婆對老公:“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算了!”
老師對學生:“你笨死了,我怎麼才能教會你呢!”
上級對下級:“你一天到晚遲到,是不是要我送你一個鬧鐘?”
怎麼樣,哪個聽者不難受?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但這些內容我們陌生嗎,指責、嘲諷、否定、說教、隨意評價、貼標籤、任意打斷,無處不有,事實上我們就生存在這樣一個痛苦的暴力世界中。
但幸運的是上帝送來了一位非暴力天使!他就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
馬歇爾·盧森堡
盧森堡博士師從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卡爾·羅傑斯,1984年,他成立了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指導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分歧和爭議,實現高效溝通,還幫助解決了許多世界範圍內的爭端和衝突。
由於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榮獲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以下內容為《非暴力溝通》一書精華解讀,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歡迎分享,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一、什麼是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二、是什麼蒙蔽了愛
三、非暴力溝通的要素
四、傾聽的力量
五、培養對自己的愛
六、憤怒與感激
一、什麼是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作者在書中寫到:“我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以致互相傷害?又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也能心存愛意?”
非暴力溝通(NVC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也被稱作“愛的語言”,是藉用聖雄甘地所指暴力消退後自然的愛—即“非暴力”。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後來,作者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不再條件反射一般粗暴地對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願望,重塑我們對沖突的積極思維方式,打開愛和理解,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聯接,使得人們樂於互助。故稱之為“非暴力溝通”。
我們難以避免來自周圍的暴力言語,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使用非暴力溝通不受傷害,促成雙方理解。同時,我們也可以選擇愛的言語取代像指責、嘲諷、否定、說教,隨意評價等暴力言語。
非暴力溝通適用於各個層面的交流和各種環境,如家庭、學校、組織機構、談判等。它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四者構成了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模式。
📷
二、是什麼蒙蔽了愛
那麼暴力是從哪兒來的呢?就是因為某些語言和表達方式雖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卻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終導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這稱之為“異化的溝通方式”。它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道德評判: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我們生活中常見有這些評論:
如果老師佈置的作業我不想做,那他就“太過分了”。
如果有人開車橫衝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如果女友想多一些體貼,那她就“太粘人了”,如果我想要多一些體貼,她沒滿足,那她“冷漠得像個木頭”。
如果對方更關心細節,他就是“有強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細節,他就是“粗心大意”。
這樣的評論暗藏著我們的價值觀和需要,但這樣並不公平,即使對方做出讓步,也並非心甘情願的。我們不能將價值判斷與道德判斷混為一談。
進行比較:比較也是評判的一種形式,我們生活中見過太多的比較,如果你真的想過上悲慘的生活,就去與他人比較吧。比如和明星比樣貌給自己添堵,和閨蜜比男友讓老公噁心,和鄰居家孩子比成功讓孩子討厭你……數不清的“比較”蒙蔽了我們對人對己的愛意。
迴避責任: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可是,人們總在說“不得不”和“你讓我”。 “不管你喜不喜歡,有些事你不得不做。”“你讓我傷透了心。”顯然,這種方式忽視了我們情感的內在根源,淡化了個人責任。而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
強人所難: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往往暗藏著威脅,這意味著如果不配合,他們就會受到懲罰。這是強者常用的手段,比如父母就會威脅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老婆威脅老公:“你不把工資卡給我,咱倆就離婚。”這種方式的基礎是性惡論,源自等級社會或專制社會,同時也支撐著它們。
三、非暴力溝通的要素
1. 區分觀察和評論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即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作者特別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
我們習慣於對看到人及行為做出反應,給出評判和分析,例如某人遲到30分鐘,我們通常不會直觀地說他遲到半小時,而是直接說他經常遲到、沒有時間觀念。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會傾向於聽到批評,馬上做出應激反應。非暴力溝通不鼓勵絕對化的語言,而主張評論要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中的觀察。
2. 體會和表達感受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感受。要善於體會和表達感受,通過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彙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表達感受,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同時要注意區分感受和想法。
例如:我覺得我吉他彈得不好。
這個句子中,我評價自己吉他彈得不好,而沒有表達感受。
作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鬱悶、苦惱)。
這個句子則表達了認為自己吉他彈得不好時,我的心理感受。
當我們說“我覺得”時,常常並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此外,還有些詞表達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被拋棄、被拒絕、被利用、被誤解、得不到支持等。為了更清晰地表達感受,非暴力溝通主張使用具體的語言。 “很好”或“很差”這樣的詞語很難讓人明白我們的實際狀況。
3. 感受的根源—需要
感受根源於我們自身的需要,這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有四種選擇:
①責備自己
例如,有人生氣地說:“我從沒見過你這麼自私的人!”我們可能會自責:“哦,我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這會導致我們內疚、慚愧,甚至厭惡自己。
②指責他人
這時,我們也許會駁斥對方:“你沒有權利這麼說!我一直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爭吵時,我們一般會感到惱怒。
③了解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這時,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有些傷心,因為我們看重信任和接納。
④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這時,我們也許就會想“他傷心生氣可能是因為他需要體貼和支持”。
指責、批評、評論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求。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個人成長一般會經曆三個階段:其一,“情感的奴隸”——我們認為自己義務使他人快樂;其二,“面目可憎”時期——此時,我們拒絕考慮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其三,“生活的主人”——我們意識到,雖然我們對自己的意願、感受和行動負有完全的責任,但無法為他人負責。與此同時,我們還認識到,我們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4. 請求幫助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請求幫助。以什麼樣的方式提出請求容易得到積極的回應呢?我們要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
應該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而藉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要求。如妻子希望丈夫能少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這是她不想要的),但沒有說清楚什麼是她想要的。於是,我們鼓勵她直接說出願望,她說:“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個晚上在家陪我。”
在發言時,如果我們把自己想要的回應講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回應。但有時我們表達的意思可能與別人的理解不一致,這時我們需要請求他人的反饋。特別是在集體討論中發言時,我們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則,討論可能只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
四、傾聽的力量
1. 用全身心傾聽
當他人遭遇不幸時,我們常常急於提建議,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感受。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傾聽他人有助於對他人的理解和接納。
案例:有一天,我女兒照鏡子時說:“我醜得像一隻豬!”我立即大聲宣布:“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結果女兒很不高興地看了我一眼,然後摔門出去了。我的安慰看來不合時宜,也許,她只是希望我留意她的感受。或許,我當時最好問她:“你對你今天的形象感到失望嗎?”
2. 傾聽時給予他人反饋
在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後,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如果我們已經準確領會了他們的意思,我們的反饋將幫助他們意識到這一點。反之,他們也就有機會來糾正我們。非暴力溝通建議我們使用疑問句來給予他人反饋。
案例:“上週我有三個晚上不在家,你說的是這回事嗎?”(針對他人的觀察),“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嗎?”(針對他人的感受及需求) ,“你是不是想請我幫你預訂酒店?”(針對他人的請求)。
要注意,在給他人反饋時,我們的語氣十分重要。一個人在聽別人談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時,將會留意其中是否暗含著批評或嘲諷。當人們通過我們的語氣意識到我們是在體會,不是在下結論,他們就不會產生反感。
3. 傾聽能夠預防潛在的暴力
一天晚上,一個看起來剛吸過毒的男人走進戒毒所,要求一個房間休息。值班的女士向他解釋所有的房間都滿了。那個男人聞言憤怒地將她摔到地上,拿刀威脅她。幸運的是,即便在這樣的情景下,這位女士仍努力去傾聽他的感受和需要。後來她告訴作者,是作者的一句話救了她:“在一個生氣的人面前,永遠不要用‘不過’‘可是’‘但是’之類的詞。”
“看起來,你真的很生氣,你想有一個房間可以休息。”她說完這句話,那個男人便忍不住抱怨了世人對他的不尊重。於是,她接著問,“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你是不是很氣憤?”……對話大概持續了半小時,這位女士越是專注於對方的感受和需要,越是將他看做因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而絕望的人,並堅信對方不會傷害自己。而最後事情發展也果真如此。
有時,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來幫助對方了解我們在何種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保持持續的關注,為對方的充分錶達創造條件。當對方得到充分的傾聽,我們將體會到氣氛變得輕鬆,他會停止談話。當我們痛苦得無法傾聽他人時,我們需要,(1)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聲地提出請求;(3)換一個環境。
📷
五、培養對自己的愛
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在於培育對自己的愛。在我們的語言中,有一個詞極易引起羞愧和內疚。我們經常使用它來打擊自己。這個詞就是“應該”,也就是“我應該早點知道”或“我不應該做那件事情”中的“應該”。如果我們自己”應該“怎麼樣,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也就封閉了自我。因為”應該“意味著我們別無選擇。這使我們感到無奈和沮喪。同時,又心有不甘,不願屈服。
作者寫到自己的親身案例:“一次研討會結束後,許多人圍著我詢問信息並請我簽名。為了趕下一場會面,我飛快地衝出門,把沒有蓋筆帽的筆放進了新外套的口袋。結果那件外套染上了墨水。我懊惱不已。但幸運的是,我隨即開始思考自己的“粗心”和“愚蠢”是想滿足什麼需求?我馬上明白了,其實我是想服務他人並照顧好自己的需要。想到這,我便不再自責,更加關愛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主動根據需要和價值觀來選擇生活。比如:
第一步:把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
第二步:列好清單後,你把這些事改成因為你選擇做它們,而不是因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個項目前,加上“我選擇做”。
第三步:填寫做那些事的理由:“我選擇做是因為我想要。”你在思考這個問題時,也許會發現自己行為背後的價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麼。這樣即使困難重重,你也會在價值觀的支持下欣然前行。
六、憤怒與感激
1. 充分錶達憤怒
當生氣的時候,很多人聽到的都是“不要生氣”、“接受現實”諸如此類的話。這些話不僅聽得多了,而且聽上去像是在教訓他們,絲毫不能減少他們的憤怒和痛苦。憤怒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如果我們能夠借助它來提醒自己—–我們有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非暴力溝通並不主張忽視或壓抑憤怒,而是通過深入地了解憤怒,表達內心的渴望。
想要充分錶達憤怒,有以下四個步驟:
①停下來,深呼吸,什麼都別做;
②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③體會自己的需要;
④表達感受,並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
假定我們約了個人,時間到了,她卻沒來。如果我們看重的是友誼,我們可能會憂心忡忡。
如果我們看重的是誠信,我們也許會覺得不耐煩。反之,如果我們想休息一會兒,我們可能就不介意她來晚了。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導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需要,就可以更體貼自己。
2. 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
在有些情形中,我們沒有機會和他人交流。這時,我們也需要使用強制力來保護自己和他人。我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傷害,而不是為了懲罰他人。例如,我們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讓他跑到公路上,是為了他的安全。但如果我們打他的屁股或罵他,則是懲罰。
當我們威脅他人或實施懲罰,人們常常會產生敵意和抵觸心理。同時,懲罰還可能使人忽視事情本身的意義,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從的後果上。
案例:有一次,作者去拜訪一個校長,談話時,他發現操場上有個學生在打人,立即衝出去抓住那個學生,重重地推了一下,並狠狠地訓斥了他。後來作者告訴這位校長:“我不認為你達到了目的。在我看來,他學到的是,以後在打比他弱小的人時會注意附近有沒有其他人。而且,你的做法甚至還會強化他通過打架來解決問題的意識。”
3. 重獲生活的熱情
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也許會怨天尤人。然而,如果以苛刻的態度對人對己,我們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們不再試圖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麼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們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心將逐漸變得平和。一旦我們發現自己心底深處的願望,並採取積極的行動,我們將會重獲生活的熱情。
4. 表達感激
言不由衷地讚揚他人,對方是能聽得出來的,比如員工一旦意識到經理讚揚的目的是為了操縱他們,可能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從內心、無任何雜念地表達感激之情,包括三個部分:
①對方做了什麼事情使我們生活得到改善;
②我們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③我們的心情怎麼樣。
📷
結語
我們不是生而就是聖人,在生氣時我們天然地就會埋怨、批評、指責、挖苦、嘲笑他人,有時候甚至將這個作為勇敢的標籤,但你會發現如果這樣,你就會把自己的生活給搞砸了。
但每個人如果都能夠記住這個公式“我觀察到……我感覺……是因為……我請求……”,自覺地在每個關鍵時刻都深吸一口氣,然後套用這個公式,真誠地傾聽、反饋,相信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境界豁然開朗,這個看起來似乎並非高大上的工具,如果你能堅持“學而時習之”,就能達到孟子所言:“人皆可以為堯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