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先秦到魏晉南北朝,從聖賢到文臣,從君子到小人,從英雄到隱士,作者為我們一層層打開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或高貴或痛苦的靈魂。和那些膚淺的“心得”“感悟”完全不同,決非當今流行的一個故事加一段大而無當的虛誇議論的套路,鮑鵬山受人關注之處在於,他的文章“不敢虛構一言,不敢浪語一句”,不僅深深切入歷史,更深深切入人性;不僅充滿邏輯的力量、詩性的力量,更充滿思想的力量。
📷
鮑鵬山
鮑鵬山,文學博士、作家、教授。安徽六安人,就讀於安徽師大中文系,畢業後支教青海,在青海師範大學任教17年,現為上海開放大學(原名為上海電視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在中國思想史研究、文學史研究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績。擔任央視《百家講壇》、上海電視台《東方大講壇》、上海教育電視台《世紀大講壇》、山東教育衛視《新杏壇》等欄目的主講嘉賓,粉絲眾多!他在《百家講壇》上主講的《新說水滸》人氣爆棚,創下自2008年10月以來百家講壇的最高收視率,易中天先生對他的評價頗高:“鮑鵬山《新說水滸》有古龍之風,有三強——文學性強、節奏感強、思想性強,比《水滸》有思想,比學術論文有意思。”
以下內容為《風流去》一書精華解讀的部分內容,成為樊登讀書APP的VIP會員即可獲得全部解讀內容。
以下內容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一、老子 | 顛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學
二、孔子 | 黑暗王國的殘燭
三、墨子 | 向帝國挑戰的劍俠
四、孟子 | 王者師與大丈夫
五、莊子 | 人在江湖與永恆的鄉愁
六、荀子 | 養在深閨人未識
七、屈原 | 面向風雨的歌者
八、商鞅 | 斯人自殺
九、韓非 | 折斷的雙刃劍
十、李斯 | 斯人斯鼠
十一、張良 | 綿軟的剃刀
十二、賈誼 | 沒有席位的發言
十三、東方朔 | 談何容易
十四、司馬遷 | 生存還是毀滅
十五、書裡還有誰
一、老子 | 顛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學
老子神出鬼沒,出現在這個民族的童年時代,卻突然消失。老子出關意義重大,它表明我們已經不配受哲學的引導,而我們也拋棄了哲學,沉醉於現實世界的追逐。老子是周王朝的檔案館館長,所以看遍了歷史上的各種醜惡和內部資料。
他的《道德經》就講兩件事:處世和治國。
老子的治國之道是無為。治大國如烹小鮮,別折騰!把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工放下,少管,少干,老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當然,前提是要國小民少。可以說老子的建議是非常大膽的,而且逆時代潮流。
老子的處世之道是柔弱勝剛強,堅強者死之道,柔弱者生之道。老子說他自己有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人不但要學會勇敢,更要學會勇於不敢。
老子的建議聽起來和普通人都不一樣,因為老子是一個孤獨的對人性失去信心的人。他最終選擇出關,大概是帶著一種強烈的孤獨感吧。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二、孔子 | 黑暗王國的殘燭
孔子是懸掛在那個遙遠古世紀的一盞明燈。他所生活的時代的確混亂無道,而孔子卻以復興文化為己任。所以一輩子不斷碰壁卻不斷努力。直到最後感嘆:逝者如斯夫!多像一盞搖曳不定的燭燈,讓我們感受到文化的溫暖。
孔子是一位文化巨人,在當時就已經名滿天下。難得的是,他並沒有躲在書齋裡搞純學術,而是懷著兼濟天下的情懷四處奔走希望能夠做些事。歷史沒有讓他成為子產或者晏嬰,而是讓他成為了孔子。
孔子官場失意卻並不痛苦,他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不怨天,不尤人。除了《論語》之外,《尚書》《春秋》《詩經》《周易》這些對整個民族都非常重要的典籍都與他有關。
孔子之所以是萬世師表,因為他開創了私學,倡導有教無類。他的學生既有王公貴族也有販夫走卒,既有巨富商賈也有寒門子弟。在他死後,弟子們守孝三年,對他最忠誠的學生子貢甚至守孝六年。每念及此,我們都不由得感嘆唏噓。
三、墨子 | 向帝國挑戰的劍俠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劍俠,最偉大的劍俠!他在孔子之後再次給我們這個民族帶來了希望之光。他光著頭,赤著腳,穿著粗短布衫,面目黧黑,焦慮急切。
墨子最早學儒,後來發現不對胃口。儒者的禮太繁瑣而不實用。於是他背叛師門,同時也背叛了周王朝。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學派,簡直就是一隻敢死隊。墨子的隊伍重視防守,他反對戰爭的方式是以各種各樣眼花繚亂的防守方式來阻止戰爭。中國的機械和技術都因此而得到了發展。
墨子最鋒利的劍不是他的守城之具,而是他思想的鋒芒。孔子維持著周的尊嚴,而墨子在推翻周朝的進程中提供了理論支持。他的方法是忽略週的存在,在他的理論裡,已經早於秦始皇掃平了周王朝。他抬出了天,他認為沒有天子,只有天。沒有天子,也就沒有了天下。墨子是第一個大量使用“國家”這個詞的人。墨子在呼喚著新的世界。
墨子的“兼愛”是反對“禮”的等級制度,“尚賢”是反對“親親”的貴族封建世襲制度。 “節用”、“節葬”、“非樂”又是反對周王朝的文飾。
墨子也提出需要一個天子,但不是世襲的,而是通過“尚賢”選出來的。但墨子畢竟不是盧梭,他認為選出了天子,就要完全聽他的,哪怕專制也認了。不過他安排了“天”作為對天子的製衡。希望讓天子有所收斂。
四、孟子 | 王者師與大丈夫
孟子之所以是亞聖,因為他為儒門做了至少三個大貢獻。
第一,他把“仁”發展到了“義”。仁是內心,義是表現。他把評價人從內在轉為外在,很明顯更具可操作性。
第二,他把“仁政”發展為更加具體的“王道”。王道就是對人的“仁心”加以培植,無論在家在國,都將無可匹敵。這個想法當然幼稚,但中國人就信這個。直到民國時還有很多學者倡導“好人政府主義”。
第三,孟子強調了“性善論”。性善論實為儒家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的基礎。失去了性善論,儒家的一切方法和理論都將受到挑戰。但可惜孟子的論證方法大多使用類比,這實在不太嚴謹。
但孟子並不嚴謹的論證常常讓人很難辯駁,因為他並不是在說“這樣是真的”,而是說“這樣是好的”。他強大的語言能力和道德感召力,讓他能夠成為王者師。
孟子在後世常被人攻擊,普遍不是攻擊他的觀點,而是他的態度。他太具有“大丈夫”氣概了。他不但罵楊朱和墨子是禽獸,而且罵國君帥獸而食人。政治和文化的關係應該是夫妻關係,可以吵架可以罵。孟子就做到了這一點。但後來文化就逐漸變成了妾和奴才。
朱元璋對孟子恨之入骨,他說如果這個老頭活到今天,他能免於一死嗎?
五、莊子 | 人在江湖與永恆的鄉愁
莊子是先秦諸子中唯一不對帝王說話而對我們這些平常人說話的人。當別人都在對諸侯獻計獻策的時候,莊子轉過身來懇切地告訴我們如何自救與解脫,如何保持心靈的安寧與清淨,如何在醜惡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自尊自愛。
在先秦諸子中,莊子是最有魅力的。他的魅力在於他能夠把激情與超脫完美的結合起來,他的世界生機勃勃充滿想像,他充滿激情地和我們討論如何超脫於俗世之外。除了莊子,誰能做到?莊子的文章甚至只是為了打發自己的天才。
莊子也反對戰爭,但他不像墨子那樣著急,也不像孟子那樣憤怒。他只是講了個小故事:一隻蝸牛左觸角上有個國家叫觸氏,右觸角上有個國家叫蠻氏。這兩個國家有一天發生戰爭,伏尸百萬,戰勝的一方追逐失敗的一方竟然追了15天才回來。還有比這更狠的諷刺嗎?這就是莊子的風格。
莊子為我們齊貴賤等生死,安慰了多少失意的靈魂。古代的學子們赴考時都要帶著四書五經,但翻一下枕頭下面,一定藏著一本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