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攻擊、減肥美容、博出名、營建兵馬俑,這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行為,竟然來自同一種驅動力:怕死。
是的,不止這些,我們日常的一舉一動,都和怕死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清醒地意識到死亡終至,並為之恐懼忐忑,是高智商物種——人類,獨有的困境。
如何打破困境,應對死亡恐懼?人類的高智商發明了兩面盾牌:文化價值觀和自尊。幾乎所有的精神痛苦,都源於這兩面盾牌不夠堅固。
3位作者,30年不懈研究,進行超過500次實驗,嚴謹而精確地為我們揭開一切憂愁、不安和慾望的根源,並據此提供了修補、堅固盾牌之道。
以下內容為《怕死》一書精華解讀的部分內容,成為樊登讀書會APP的VIP會員即可獲得全部解讀內容。
以下內容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第一部分:應對恐懼的兩塊盾牌
一、如何應對對死亡的恐懼
二、文化世界觀:擊退恐懼
三、自尊:堅毅的基礎
第二部分:不同時代應對恐懼的嘗試
四、從靈長動物到人類
五、真實的永生
六、象徵性永生
第三部分:現代人的抗爭與缺陷
七、人類毀滅本性的解析
八、身體與心靈的矛盾
九、抵禦死亡恐懼的兩種機制
十、當盾牌出現裂紋
十一、生與死
第一部分:應對恐懼的兩塊盾牌
一、如何應對對死亡的恐懼
人類獨有的困境
死亡臨近,所有生命體都會恐懼,但只有人類,在危險消失後或還未出現時,也會感到恐懼。
這是因為高度的自我意識和跨時空思考的能力,讓人類既能意識到自己當下的存在,也能意識到自己將來的死亡宿命。
因此,對於死亡的恐懼,始終潛伏在人類心理暗影之中。清醒地意識到終將死亡,並始終為之恐懼,是人類獨有的困境。
作者說,這是人類高智商的一大缺點。
人類的應對之道
高智商雖然有缺點,但更是人類得以將死亡恐懼有效禁錮的根本武器。人類運用自身的智商,演化出了兩種心理途徑,解決“意識到無法永生”的難題。
一是共享的文化世界觀,讓人類整個族群獲得了意義感,感受到了對永恆世界的貢獻。
二是自尊,讓每一個具體的人,感受到了個體自身的意義所在,相信自己的存在持久、有價值。
堅信世界觀的正確性,證明個人的價值所在,是使我們遠離死亡恐懼的兩面盾牌。
二、文化世界觀:擊退恐懼
學習事物的秩序
人從呱呱墜地的嬰兒,慢慢成長,每次遊戲、上學、看電影、去教堂、聽成人對話,看電影裡的英雄、新聞報導的事蹟、廣場上的國旗、大樓上的橫幅,都在感受著事物的秩序,學習、接受在自己生活中,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這個過程中,人類逐漸發現自己生活在充滿意義和符號的世界,是更大世界的個體,從而建立起文化價值觀。
在成長過程中,人也慢慢發現死亡的真相。可是,從小養成的文化價值觀也讓我們感受到生存穩定的秩序、目的和意義,從而克服死亡的恐懼。
團結在國旗周圍
22位法官參與了一項審判妓女的心理實驗。其中一組在審案前,被要求填寫一份關於死亡的問卷。一組則直接開始審案。結果,填寫了問卷的法官判處的罰金,是沒填問卷的法官的9倍。
另一個實驗中,兩組來自加拿大的學生,完成一種拼詞遊戲。開始前,其中一組閱讀 “打倒加拿大”的文章。結果,這組人拼出大量關於死亡的詞。
當人們感受到死亡恐懼時,會更加強烈地表現出對所屬文化價值觀的心理忠誠,團結在旗幟等象徵事物周圍,以期擊退恐懼。而當核心觀念受到挑戰時,死亡恐懼也同樣會被喚醒。
三、自尊:堅毅的基礎
自尊是什麼
自尊就是感覺自己在一個有意義的領域,是一個有價值的參與者。它意味著自我感覺良好。
但是,自尊的源頭並非完全形成並來源於內在自我,相反,它只是文化價值觀提供給你的角色和價值的反映。你對於“好事”的理解,對於有價值的社會角色的理解,都取決於你的世界觀。文化不同,所珍視和宣揚的內容就不同。印第安人把彩色羽毛視為權力像徵,唐朝女子以豐腴為美。只有當我們信奉的文化世界觀認為某些行為和成就有價值時,它才會讓我們獲得自尊感。
自尊如何緩解焦慮
自尊是我們所有人心理堅毅的基礎,它可以提供心理安全,保護我們不受恐懼的影響,緩解我們的焦慮。
自尊增強時,人即使被提醒死亡將至,焦慮程度也會大大下降。
有一個實驗,學生們先被要求參與一個組字測驗,其中前一組被告知測試結果智商偏高,後一組未告知測試結果。然後,讓他們接受電擊實驗,觀測他們在接受電擊時焦慮出汗的程度。結果,後一組出汗嚴重,但被告知智商偏高的前一組則出汗很少。可實際上,所謂的智商測試是假的,電擊也不存在。
被毀掉的自尊
人們的自尊通常被這樣毀掉:一,讓個體或群體對其文化世界觀失去信仰。比如近代以來傳統文化被全面否定,中國人陷入持久而頑固的自卑。二,主流文化否定一個人的社會角色。以《推銷員之死》主人公為代表的,沒錢、沒特長,被判定失敗的人群,艱難地尋求自尊而不得。
人對生活中一切事物的渴望,背後都是對自尊的追逐。但不幸的是,各種各樣的失敗、批評、排斥,把我們的自尊戳得千瘡百孔。人們為了維護自尊,不惜為成功設置障礙,以便失敗時當作現成的藉口。
缺乏自尊的代價
不管自尊通過哪一種途徑被毀,都可能引發:健康欠佳、抑鬱、暴躁、自殺、酗酒、自殘、上癮、行騙等結果。
缺乏自尊的人,有些會接受全新的世界觀,比如,崇洋媚外,作為彌補。有些會採取反叛行為,求助於幫派、邪教、邊緣團體,疏遠主流社會。
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槍殺事件的主謀趙承熙,就是缺乏自尊的典型案例。他來自韓國,在美國長期被欺負、嘲笑,因而獨來獨往,最終在校園槍殺30人後自殺。雖然,大多缺乏自尊的人都不會成為屠夫,但很多暴力行為背後的確都有著缺乏自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