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創業者,相信你一定被這些“子彈”擊中過……
初創金點子哪裡來?成功的創業者是什麼樣子?初創公司有哪些陷阱在等著你?你的初創團隊裡應該包含誰?他們又該有何種特質?你的產品做到什麼樣才真正受到用戶的歡迎?
茲將本書獻給每位走在創業路上的書友們,打開本書,讓子彈慢些飛!
史蒂文·霍夫曼,矽谷重量級創業教父、天使投資人、演講人,《福布斯》雜誌排名第一的創業孵化器Founders Space創始人,人稱“霍夫曼船長”。他畢業於南加州大學,曾經做過好萊塢的劇本製作人,開過手機娛樂公司、互動媒體公司和軟件開發公司。在Founder Space,他致力於全球資源的連接與整合,多年來培訓指導了全球數百家初創公司的創始人,包括廣為人知的Instagram。
以下內容為《讓大象飛》一書精華解讀的部分內容,成為樊登讀書APP的VIP即可獲得全部解讀內容。
以下內容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引言:“讓大象飛”的關鍵是什麼?
一、尋找方向:找對浪潮再起步
二、準備啟航:如何組建初創團隊
三、打造產品:愛它,但不要太愛它
四、鎖定市場:吃透客戶
五、持續創新:基業長青的秘訣
六、 高速運轉:走在市場的前面
附錄:關於創新的三組概念
引言:“讓大象飛”的關鍵是什麼?
讓風口上的豬飛起來很容易,但是怎麼讓大像也能起飛?其實每個初創公司只要找到方向、掌握方法,都有機會做到及時起飛。而其間關鍵在於創新。創新是絕大多數財富的創造源泉,初創企業必須懂得創新方法、避開創新陷阱,才可能脫穎而出。本書可謂是《從0到1》的實踐版,也是大大小小創業公司必備的實戰指導手冊。
本書作為創業“實戰手冊”,兼具“真知灼見+操作指導+避險提醒”的基因,這三個層次內嵌於《讓大象飛》的六大模塊的每一部分,分別是“尋找方向”、“組建團隊”、“打造產品”、“鎖定市場”、“高速運轉”、“持續創新”。
第一步
尋找方向:找對浪潮再起步
成立初創企業、啟動創業項目,不能急於投入具體的項目之中,而要先尋找方向、找對浪潮。在尋找方向的過程中,需要避開的一個認知陷阱是:唯技術論!
創新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技術只是創新過程的其中一環,先進的獨家技術會給創新帶來優勢,但是並不能保證必然成功。與之相比更重要的是把技術轉化為產品,完成技術到用戶的轉化過程。以歷史上的發明家為例,他們創造了新技術、新理念,但沒有幾個獲得過商業上的成功。特斯拉發明了發電機,但一生窮困潦倒。最終獲得成功的是愛迪生這樣的創意商人,他善於吸收發明家的發明成果,再加以改造,使之更適合市場和客戶的需求,把技術轉化為實用的產品。
另一個需要破除的觀點是對於“模仿”的不屑。
模仿並不是絕對錯誤的,相反,模仿或複制正是一種絕妙的商業策略,實施起來風險低、回報高。但是真正的創新者不僅僅局限於模仿而止步不前,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模仿下來的東西轉換成自己的東西,進而優化、提升,獲得自己的成功。
【案例】
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BAT都是以模仿起家,百度模仿的是搜索引擎巨頭谷歌,阿里巴巴混合了亞馬遜、eBay、Paypal等美國網站的基本元素,騰訊旗下的聊天軟件QQ和微信分別從ICQ和Kakao Talk中獲得了靈感。
本章新概念
時機:
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東西,是初創企業得以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多樣性:
人才、文化的多元組合,可以激發創造力。
創意商人:
實現技術到產品轉化的人,歷史上以愛迪生為代表。
📷
第二步
準備啟航:如何組建初創團隊
找准方向、跟緊浪潮之後,就是組建團隊、準備啟航!而組建創新團隊則是一門大學問!
1.團隊並不是越大越好,要將初創團隊成員控制在5人以內
和通常的大眾認識不同,創新創業並不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根據帕金森定律(官僚主義病),大團隊往往面臨效率低下的問題。相反,團隊越小、團隊成員越少,團隊中的合作、溝通、協調就越好、越容易進行,團隊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也會更加親密。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兩個披薩理論”,他認為初創團隊如果不能用兩張披薩餅餵飽,那麼人數就太多了。
但人數精簡也並不意味著“越少越好”,初創團隊的搭建有它的要求和技巧,團隊成員的組合和分工都有著明確的要求。其中需要四種關鍵人才,分別是:
CEO:
擔任團隊中的領導者、溝通者,對團隊負總責;
技術官:
即CTO,技術領域負責人,負責把創新計劃在技術層面落實;
設計師:
具有設計理念的團隊成員,優化產品、計劃的用戶體驗設計;
專家:
可能是具有博士學位的學者或是某領域經驗資深的成員,有其所長。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樣的團隊架構中,並不一定是一人對應一個角色,同一個人可能同時擁有幾項技能,但整個團隊中每種技能都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