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爾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這本書曾經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它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這部作品銷售已達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
他並不是當年集中營裡被編號為119104的待決囚徒,而是讓人的可能性得以擴大的聖者。
以下內容為《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精華解讀的部分內容,成為樊登讀書APP的VIP即可獲得全部解讀內容。
以下內容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一、集中營的鬥爭
二、恐懼的入營經歷
三、集中營裡的好奇心
四、活下去的秘訣
五、逐漸變得麻木
六、等待死亡與享受麵包
七、集中營裡的精神生活
八、藝術生活
九、命運感
十、集中營的最後一天
十一、集中營裡的兩極
十二、讓人活下去的不是希望,而是意義
十三、意義療法
十四、存在之虛無
十五、尋找生命意義的三條途徑
我們很難有機會去體驗集中營的生活,但我們的精神卻時常經受著集中營一般的煎熬。相反,有一些人進了集中營,肉體忍受著地獄般的折磨,精神卻依然高貴、獨立、平靜。這裡面一定有關於人生的秘密。
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二戰期間被抓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在那裡經歷了平常人無法體會的折磨。最終使他活下來的,是他心中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就像尼采說的“那些沒有打敗你的,會讓你更強!”弗蘭克爾將奧斯維辛的經驗轉化為心理學的意義療法。當你覺得生活失去方向、沒有目標、喪失意義的時候,抱怨、喝酒、旅行都未必能夠解決你的問題。這時候你最需要的是看看這本書,然後思考一下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弗蘭克爾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只有他和妹妹倖存。他一生都對生命充滿著熱情,67歲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拿到駕照。 80歲時,弗蘭克爾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這本書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10本書之一。
一、集中營的鬥爭
對於沒有經歷過集中營生活的人,很容易對有過這種經歷的人抱有一種錯誤的同情心態。外人對囚徒之間為了生存的殘酷鬥爭一無所知。這是一場為了每天的麵包、為了生活、為了朋友的鬥爭。每一次的轉移(終點可能是毒氣室)就是一次鬥爭。最重要的是將自己或朋友的名字從轉移名單中劃掉,儘管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勝出就意味著另一個生命的死亡。對於看守來講,犯人只是一個編號而已。人們沒有時間考慮倫理問題,每個人都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活下去。因此,會盡量設法使另一個號碼來取代他在名單中的位置。
通常情況下,只有牢頭才有吸煙的權利。當我們看到獄友吸煙時就知道他已經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而這種勇氣一旦失去,就很難挽回。通常幾天后他就會死亡。
二、恐懼的入營經歷
在看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站牌的時候,火車上所有人的心臟幾乎都驟停了。這裡意味著死亡。犯人們排著隊從一個漫不經心的黨衛軍軍官面前走過,那個軍官用手指隨意的左邊指指、右邊指指。作者在經過他面前的時候努力地挺直腰桿,顯得精神的樣子。軍官猶豫了一下,向右邊指了指。後來知道,那天90%的人被指向了左邊,他們每人手裡拿著一塊香皂走進了“澡堂”。那裡實際上是焚燒室。
三、集中營裡的好奇心
在集中營裡,作者還試圖保留一份科學手稿,被老犯人斥責為“狗屁”。脫光衣服,剃光頭髮去洗澡,在浴室裡每個人焦慮地看著噴頭,當發現噴出來的是真的水時,每個人都放鬆了下來,相互取笑、打鬧。大家發現只有赤裸的身體還屬於自己,這時幽默感反而滋生了起來。
緊接著出現的是好奇心。這種冷酷的好奇心非常強烈。比如作者常常設想自己洗完澡後赤裸裸濕漉漉地站在寒風中該是什麼結果?隨後的幾天,好奇心變成驚訝,驚訝於自己居然沒有感冒。一名醫生甚至驚呼:“教科書在撒謊!”因為根據教科書的定義我們早就該死了,可我們還活的好好的!很多以前睡覺很挑剔的人,現在不洗澡不刷牙和鼾聲如雷的人擠在一起,枕著滿是泥漿的鞋子也睡得很香。
四、活下去的秘訣
幾乎每個人都想過自殺,最簡單的方法是跑去觸摸電網。儘管做出自殺的決定一點也不難,但自殺沒有任何意義。因而囚犯們在恐慌的第一階段之後就不再懼怕死亡了,幾天過後連毒氣室也不怕了。因為毒氣室至少可以使他們免去自殺的麻煩。
一位老朋友(他比作者更早進入集中營)對作者說:“如果有可能,每天刮臉,不論要用鋒利的玻璃還是最後一塊麵包換來的刮臉工具。只有如此,你才能看起來更年輕,而且刮臉還會使你臉色紅潤。想活下來,唯一的辦法是,看上去能幹活。如果你腳後跟起了個水泡,走路瘸了,第二天就會被送進毒氣室。刮臉,挺直腰板站立,精神抖擻地干活,你就不用怕毒氣。”